第三届“儒学、经学与古代文学”山东省青年学者(代表)论坛 成功举办

发布者:李静慈发布时间:2022-12-07浏览次数:52


2022123日,由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主办,山东省高校“儒家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青年创新团队、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团队承办的第三届“儒学、经学与古代文学”山东省青年学者(代表)论坛在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顺利举行。本次论坛聚集山东省青年教师骨干,来自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等省内十余所高校的多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副院长韦春喜教授主持本次论坛开幕式,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席静副处长、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中文系主任熊明教授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樊庆彦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副院长魏学宝副教授分别致辞。

共有二十位老师围绕着会议主题——“儒学、经学与古代文学”之关系发表了论文,时间跨度从先秦一直延续到近代,涉及主题非常多,充分展示了文史哲互通的研究思路和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

自两汉以来,士人普遍修习儒术,他们的经学知识背景必然会对创作产生影响。本次论坛有多篇论文以阐释经学对文学的影响为中心。刘书刚老师从《诗》《书》在思想内容、具体词汇、行文风格等方面对汉赋、《郊祀歌》《封禅书》、诏策、奏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梳理,认为《诗》《书》在西汉文学格局的构建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孙宝老师从分析谢氏家学传统和经学根底出发,对谢庄作品中所体现的以《诗》《礼》颂美、抒情雅怨相兼、体式骚颂一体诸特点进行了分析;韦春喜老师在对汉代赋选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赋选的性质、地位与意义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小学、铺陈艺术、讽谏等因素对汉赋文本形态的形成进行了阐释。

本次论坛还有不少论文涉及对经学和文学相关文献的整理和考证,兼含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李梅训老师、吕辛福老师、宁登国老师、邵红艳老师、俞林波老师、史大丰老师、黄湘金老师分别对黄奭《通纬逸书考》辑佚情况、《高凤翰诗集笺注》证误、《春秋》“始隐”问题、陈立《〈白虎通〉疏证》断案语订误、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秦简《归藏》产生的时间地点、《吴芝瑛集》补缀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经学与文学思想史、文学理论的互动也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魏学宝老师比较了“比兴”这个概念在经学视阈与诗学视阈中的不同,并围绕“比兴”的阐释显现出这两种视野的互动;路元敦老师对《直斋书录解题》中所蕴含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了分析;夏令伟老师集中讨论了元代不同类型的文章学著作利用苏轼资源的情况。

历史政治背景和地域学术文化对文本和文学思想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蔡连卫老师通过考证《续资治通鉴长编》《东都事略》等南宋史书对杨家将事迹的记载,认为杨家将事迹在南宋的广泛传播与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密不可分;樊庆彦老师认为李清照豪放个性的形成受到了曾活跃于齐州一带的“东州逸党”的影响;李伟老师讨论了南朝宋失淮北后入南的青齐士族对萧道成文学观念形成的影响,认为在这些儒学传统浓厚士族让使得萧道成形成了“崇古”的审美倾向。

学术文化的影响范围并非局限在思想和创作领域,它对于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切实的影响:彭敏哲老师和王子恒同学对之江诗社的存续、成员、雅集活动等情况进行了考证,认为其构建了以校内师生与校外诗人相融合、校内常会与校外雅集互补充的大学诗词教育新范式;郭超颖老师以嘉礼延请仪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郑玄通过对《仪礼》进行重新诠释,旨在为社会生活建构起一套可通贯今古的实践法则;柏秀叶老师归纳总结了清代山东“四书学”的特色,肯定了其在繁荣了地方文化,培养人才等方面的成就。

各组的评议环节也非常精彩,每位担任评议的老师都提前认真阅读了论文,发表人和评议人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学者们就多篇论文展开了交流讨论,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

闭幕式由张治副院长主持。刘健书记发表致辞,表达了对会议圆满成功的祝贺和对未来美好的期望。之后韦春喜教授发表致辞,介绍了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青年学者论坛的基本情况,并对各位与会学者表示感谢。

本次论坛在自由、融洽的氛围中圆满闭幕,青年专家表示在本次独具特色的会议中收获颇丰,意犹未尽,同时也表达了对下次会议的殷切期待。


编辑:鞠岩 李静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