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后疫情时代对中国未来的多维影响

来源:刘佳发稿时间:2022-11-11浏览次数:430

摘要:本文基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未来产生的多维影响,探析了传统的中医文化绝境逢生;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疫情对情商的检验;疫情后的宅文化与宅经济;疫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新冠病毒;中医文化;治理体系;命运共同体


肇始于2019年的新冠病毒肺炎在世界各国蔓延,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也对中国未来产生了多维影响。

一、传统的中医文化绝境逢生

这次新冠病毒不同于以往的病毒,迄今为止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我国许多医院最初大多使用西医的治疗方式,但结果并不理想。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中医逐渐介入治疗,许多医院开始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有的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在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组织中医专家和医护人员多次奔赴武汉投身到各重点医院参与治疗,取得可喜的成就2020年1月22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1月22日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3月20日又颁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医方案部分》,逐渐完善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疗方案。

在这期间,钟南山院士大力提倡用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国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介绍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救治情况;广东省和全国许多省份和医院也纷纷介入中医治疗,并且公布了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方案和验方。其中,根据余艳红介绍,在治疗方案中,中医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首先,中医药防治瘟疫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鉴于早期防治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和疫苗,运用中医药防治瘟疫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方法,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提高免疫的作用,激发自身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近年的抗击SARS、甲流中,都已经证明了中医药的作用。第二,大量病人治愈出院的事实充分证明,中西医结合效果显著。在最初出院的5万余名确诊患者中,大多数患者使用了中医药,在已经出院的近百例中医药治疗的病人,其中有不少病人都是重症,他们都是运用中药为主的治疗。

随着中医对治疗新冠病毒的普遍介入,国家媒体和地方媒体以及自媒体纷纷宣传中医对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重要性,极大地推动了全国用中医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经验的传播,让传统的中医文化绝境逢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指导组组长孙春兰在《求是》杂志撰文强调了优化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治疗,筛选出‘三方三药’,形成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诊疗方案。指定湖北省42家中医院作为定点医院,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8个重症病区和江夏方舱医院,其他方舱医院都派驻48名中医专家。督促各定点医院把中医药纳入使用范围,对轻症患者,中医药早介入早使用;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医医师全程参与救治方案制定、病例讨论和查房;对医学观察的发热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主动送药上门;对出院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方案。湖北省中医药使用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都超过90%。”[1]孙春兰副总理充分肯定了中医对新冠病毒的重要疗效,为振兴中医将会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中医受到严峻挑战,在西医占有绝对地位的同时,中医的发展步履维艰,日益萎缩。与西医相比,中医院校培养人才数量较少,中医在职称晋升和评选院士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影响。有些人认为,中医的疗效不够精确,也难以量化,甚至没有经过双盲实验。但实际上,许多中药不但经过了双盲实验,而且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认为临床疗效是评价中医优势的金标准”。[2]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认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中取得了积极成效,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应充分重视中医药价值,利用好中医药这一独特资源,形成中国特色疾病防控体系。[3]从中医理论来看,中医的辩证思维是整体性思维和系统思维,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防患于未然,对于强身健体,增强疾病抵抗力,都是非常有效的。

根据医学未来发展的要求,中医现代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据报道,科技部已经完成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立项工作,此次共立43项,中央财政投入经费4.27亿元。这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唯一的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该重点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和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六大任务,旨在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助力。

以笔者愚见,中医未来的发展需要抓住三点:第一,对各种中药材的成分、药理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第二,对各种中药材、药方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化合反应和化学反应的双重定量分析;第三,运用各种中药、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手段对人的肌体医疗作用和保健作用进行科学的定量分析。把传统中医精华与现代医学科技有机结合,能够促进中医的现代化。

二、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

这次新冠病毒肺炎以人际传播为主,涉及多种传播方式,蔓延迅速,致死率较高,客观上检验了世界各国应对疫情的能力,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减少病毒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首先,建立完善高效的疾病防控体系,这是优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涵。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来看,要从根本上防患疫情,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根据《光明日报》的报道,早在2002年,我国已建立起中央—省—地—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4]国家卫生部第40 号《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004年12月9日发布施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201819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发布会上介绍“中国传染病防控体系因此得到提升,实现了中国能在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和未知病原。”我们应该看到,“经过60多年发展与改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健全发展,为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自2009年至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5]我们对新冠病毒人传人的现象认识滞后,防控措施还不及时,需要引起深刻反思和总结。从预防疫情传播的角度来看,在应对未来疫情时,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及时、透明、客观地公开相关信息,让每个人都有知情权,力求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其次,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还需要统筹协调社会治理能力,既能完成局部的攻坚克难,又能打赢全局性大规模的抗疫战争。辩证思维启示我们,解决问题有三种思维方式:第一,防患于未然;第二,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第三,问题严重,矛盾激化,冷静化解。从乐观主义和增强自信心的角度来看,虽然可以说这次疫情可防可控,但鉴于既无特效药,又存在人传人的危害性,实际上是难防难控,我们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就武汉疫情来看,我们也没有把疫情防控于萌芽状态,失去防控的最佳机遇;就全国疫情来看,全国各省市通过封闭居民小区和停工停产等方式,春节后又通过延迟开学和延迟开工的方式,努力做到把疫情防控于萌芽状态,切断病毒人际传播的途径,基本控制住了疫情。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我们在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方面,应该居安思危,具有忧患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或者把疫情防控于萌芽状态,从根本上杜绝疫情的快速蔓延。因此,我们应该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和疫苗研发等诸多方面的预案,力求做到有条不紊,以变应变,以动制动,有备无患。

此外,这次疫情给我们城市建设和人口规划也有重要启示。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建设规模要科学规划,规模要适度,不能一味地讲究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要控制人口的密度。这次疫情具有传染性,人口密度很高,客观上难以预防人际传播。另外,在小区隔离以及村庄隔离过程中,有的在严防死守中矫枉过正,随意挖路断路;有的防控人员方法简单粗暴,激化矛盾;有的居民缺乏自律,不遵守防控规定等,不利于防控疫情。

建立完善高效的疾病防控体系,优化社会治理体系,是一项关涉全局的系统工程。为此,政府要提高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每个人都要增强全局意识,提高法律修养和道德自律意识。

三、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多次在讲话中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从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到全球防控来看,客观上恰恰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联系越来越密切,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走向。在疫情蔓延的前提下,病毒不分国界和地域,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截止到2020年4月4日,我国确诊病例82930,累计治愈77210,累计死亡3338;其他国家确诊病例1113035,累计治愈169046,累计死亡61110,其中美国确诊308533人。世界各国新冠病毒肺炎迅速蔓延,给世界人民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已经有多个国家封城,实行封闭式管理。

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国疫情暴发后,中国本着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向世卫组织及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邀请国际专家一起工作,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全力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各国抗疫争取了宝贵时间。随着我国抗疫初战告捷我国积极支援各国抗疫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我国目前已分4批组织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现正在制订第5批援助实施方案。根据央视网2020年3月26日国家卫健委的报道:中国的防控策略、方法、技术、标准和案例都经受了实战的检验,这也是我们在不断实践中探索、分析、总结出来的,这些经验非常珍贵。中方根据不同国家的需求,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国家卫生健康委汇编了最新的诊疗方案、防控方案等一整套技术文件,及时分享给了全球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助力维护全球卫生安全。

疫情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将会促进各国重新思考和重建国际合作关系。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2020年3月20日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媒体通报会上的讲话中呼吁:“团结是战胜COVID-19的关键,其中包括国家之间的团结,也包括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团结。……感谢你们聆听我们的呼吁:团结、团结、再团结!……COVID-19剥夺了我们太多的东西。但它也带给我们一些特别的东西,这就是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新华社联合国3月25日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5日通过视频会议发起新冠肺炎全球响应计划,认为新冠肺炎威胁到整个人类,因此整个人类必须发起反击,单个国家的响应是不够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覆盖全球,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尚且不支,脆弱国家更加困难,帮助这些国家抗击疫情,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阻断病毒传播。习近平主席3月26日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习近平主席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意识,抒发了中国与世界休戚与共的宽广情怀。4月2日,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刊发了100名中国学者联名致美国社会各界的公开信,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呼吁全球团结合作得到了世界许多学者和媒体的积极响应

至于这次新冠病毒感染的最初来源究竟在哪里,见仁见智,目前世卫组织尚未得出官方结论,但为了正本清源,沿波讨源,应该彻查病毒来源,力求做到防治过程中更好地有的放矢,增加防治的针对性。对于新冠病毒来源的探究,应该超越国别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从科学角度进行学理探幽,但目前当务之急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防控和治疗,客观上要求世界各国形成抗疫共识,构建严密的国际防控网络,协同作战,共同抗疫。

四、疫情对情商的检验

情商包括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移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五个要素。新冠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迅速蔓延的疫情客观上检验着世界各国的应对之策,也检验着人类的情商。

从政府决策的角度来看,面对快速蔓延的疫情,政府是积极防控,还是夜郎自大,心存侥幸,熟视无睹,贻误战机,任凭疫情蔓延?这是判断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执政者情商高低的重要尺度。从我国政府对这次疫情的应对来看,总体而言,在了解病毒人传人的现象以后,果断采取封城和有效的隔离措施,反映了我国有效防控疫情的能力,这种调控一方面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种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自我激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战胜重大危难的优越性。基于我国防控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其他的国家本来可以避免人传人的风险,早一点做好防控预案,但很遗憾的的是,有的国家却盲目乐观,麻木不仁,在疫情迅速蔓延时,没有积极防控疫情,仍然举行体育比赛和节日庆祝活动,造成疫情大面积扩散,给人民的生命和社会经济造成很大损害。政府应该在自我认知的前提下,做好防控疫情的物资储备和医护人员储备,应该及时疏导民众的恐慌情绪,提高国民战胜疫情的自我激励能力,决不能心存侥幸,贻误抗疫战机。

这次疫情也检验了每一个人的情商,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要具有大局意识,自觉服从防控管理,不给国家添乱。从领导者个体的角度来看,每个领导干部应该自我激励,处变不惊,理解群众的恐慌情绪和压抑心理,积极引导群众战胜疫情。从广大群众的角度来看,面对封城、封小区和村庄的措施,应该认识到这些措施是短暂的,虽然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有利于全社会防控疫情,任何人都不能以追求自由和人权为由,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对于隔离期间可能产生的恐惧、抑郁和烦恼等负面情绪,需要用情商理论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和自我激励,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和全局意识出发,提升理性的自觉。

在这次疫情检验情商方面,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三类群体:第一类是全世界目前已经感染的110多万人,他们无论是轻症患者还是重度患者,都要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需要唤醒内在的自我激励能力,克服消极情绪,增强生命的抵抗力。第二类是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尽职尽责地救治患者,表现出了高尚的职业精神,也彰显了极高的情商。当医护人员冒着被传染可能致死的风险,毅然决然冲锋陷阵,救死扶伤,无私忘我,这需要多高的情商!第三类是少年儿童群体,因为疫情而停课以后,长时间封闭在家里,开学后还要在家网上学习,如果没有较高的情商,就难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五、疫情后的宅文化与宅经济

这次新冠病毒疫情客观上对全球经济带来全面的冲击,大范围的停工停产必然影响正常的生产消费和就业乃至失业。因此,我们在关注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同时,也要关注和研究疫情对宅文化和宅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

宅文化来源于日本的“御宅族”,是一种在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亚文化现象,其特征是青年人喜欢宅在家里,不喜欢社交,沉溺于网络,追求个人感受和独立。甚至大学也“出现很多御宅族,他们高举‘新新人类’大旗,却终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6]但是,这次疫情引发的宅文化与此不同,新的宅文化在世界上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应该“通过对宅现象及其文化进行探寻,客观理性地看待宅文化,积极营造健康的宅文化。”[7]特别是这次受疫情的影响,更多的人不得已宅在家里,但居家的文化活动不是过去所说的“宅文化”,而是全家性甚至是全民性的宅文化。这种新的宅文化具有文化消费的全民性和文化创造的全民性的特点,即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兴趣和爱好,宅在家里欣赏文学艺术,包括看电视直播节目或者下载影视节目,从手机和电脑中下载影视节目和音乐歌曲;可以参加网上各种文化阅读和文化消费,参加网上各种学术活动,听网课和参加网络会议等。与此同时,全民宅在家里,还可以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创意写作、手工制作、科研创新等;还可以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沟通,更好地了解孩子,增加亲子感情,指导孩子学习等。特别是“现代社会要求青年人不断追求进步,保持拼搏,这种功利性的奋斗会使青年人的精神过于紧绷,如果整个社会只有这种无休止的竞争,而缺乏超越世俗功利性的精神予以平衡,人们的精神便会崩塌……,‘肥宅文化’为焦虑的青年群体提供了调节身心的方式,”[8]作者这里所说的“肥宅文化”虽然是指过去的“宅文化”,但对我们理解新的宅文化也有参考价值。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宅在家里,暂时减缓工作压力,心灵暂时得到休憩,有助于身心健康和心理平衡。

科学利用宅文化,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国家教育部近年特别重视在线课程建设,要求建设网络优质课程,让不同学校的学生充分享受新媒体资源共享优质课程。从促进人才发展和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实现网上课程、图书资源以及实验室资源等信息的共享,能够充分释放人才的智慧和创造力,促进人才资本、学术信息与信息技术相互耦合的创新要素活力,减少疫情对工作的影响。

这次新冠病毒疫情也深刻影响了“宅经济”的发展。“宅经济”是指以电子商务、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网络办公等网上经济及产业链上的关联行业,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是基于互联网发展应用的成长中的新经济形态。2003年春,我国政府为预防SARS传染,严格控制人口流动,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宅经济”。其中,山东省烟台一家企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通过网络开展业务合作,促进了业务拓展。实际上,“利用即时通网络业务,可以轻松实现网上对话、视频聊天、文件传输,获取资讯等网络业务。”[9]近些年来,计算机和手机上的博客、微博、QQ,手机短信、微信、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抖音等,都为宅经济提供了条件。以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和创意设计等ACG产业已经成为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地区的支柱产业,“创造出巨大的产值和利润,对国家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0]

实际上,宅在家里利用新媒体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一项重要的标志。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宅在家里,可以利用ZOOM软件和腾讯会议等软件开展网上工作。医学专家可以在家里开展远程医疗,包括远程影像学、远程诊断及会诊、远程护理等医疗活动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医疗资源的共享。近些年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区政府利用新媒体优化公务员的上班制度,规定员工在每周二至周四期间,可以申请任何一天在家里上班。在新媒体时代,很多人如其到单位在电脑前工作,倒不如在家里工作更高效。宅在家里可以节省上下班的往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减少交通堵塞和汽车尾气污染。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网购网销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更是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同时,使‘宅经济’变成了当下主流的消费热潮。[11]据报道,就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在线平台因为用户过载导致崩溃。有数字化平台在开工第一天就紧急扩容,满足超过1000 万家企业近2 亿上班族的需求;一些新企业浴火重生,一些新行业破茧化蝶。远程协同办公软件迎来新机遇、5G 商用加速推进、AI 等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网络视频步入发展黄金时期,等等。[12]

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日趋成熟,效率制约因素逐步消减,‘宅经济’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由其催生的经济新业态也会越来越丰富。只要深度挖掘,‘宅经济’就能更好地拉动消费,助推经济社会发展。[13]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商务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会逐渐走出以往“宅文化”和“宅经”的误区,促进宅文化和宅经济的转型升级,彰显新的时代特色。

六、疫情对文学的影响

文学是特定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是时代忠实的记录者,是对人生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抒发,是对生命和死亡的艺术叩问,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审美超越。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文学在遵循艺术发展规律的同时,还会直接受到特定时代重大事件的特殊影响。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文学创作将会出现如下几种文学样态:

第一,新英雄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既有战争年代保家卫国、浴血疆城的英雄人物,也有和平时期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各类英雄人物。本文所说的新英雄文学是指歌颂参加抗疫的医护人员和各个行业英雄人物的文学作品。在这次抗疫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人物,他们救死扶伤,不畏传染,积极救治患者,显现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真善美的能量,文学家应该泼墨挥笔,大写特写。

第二,新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文学形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家创作了一批具有思想深度的反思文学。新反思文学是指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后,作家应该对这次新冠病毒的产生、蔓延及其给人类造成的严重损害进行文学反思,以艺术的方式揭示造成这次疫情损害的主客观原因,反思防控疫情过程中的得与失,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珍重生命,防患于未来或把疫情防控于萌芽状态。

第三,新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形态。新伤痕文学是指文学反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的悲痛遭遇以及人们恐惧、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新伤痕文学一方面应该反映疫情给患者造成的心灵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另一方面,也要反映广大医护人员巨大的心理压力,反映被隔离者内心的紧张和抑郁等心灵的痛苦,以此引起疗救的注意。

第四,抗疫文学。文艺家可以根据文艺的医疗作用和激励作用,有针对性的创造有利于读者增强抗疫信心和抗疫能力的文艺作品。在抗疫期间,患者或隔离者无法外出欣赏自然美和其他的美,但可以欣赏文学艺术美,让艺术美抚平孤独痛苦乃至受伤的心灵,恢复心理和情感的平衡,促进身心健康。

综上可见,这次新冠病毒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已经对人类构成了严重威胁,客观上还会对未来产生多种影响。我们在认识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危害性的同时,需要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不断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全面调整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未雨绸缪,以变应变,与时俱进,科学抗疫,积极应对疫情可能多未来产生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春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第一线工作指导督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20-04-01http://www.gov.cn/xinwen/2020-04/01/content_5497826.htm

[2]喻京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临床疗效是评价中医优势的金标准》,《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19日第 2 版。

[3]王琦:《加快完善疾病防控体系》,《人民日报》,2020年3月17 日。

[4]范又:《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形成》,《光明日报》,2002年9月26日。

[5]邓峰 吕菊红 高建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与改革情况综述》,《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9年第4期。

[6]张洁:《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5-6期。

[7]肖华 刘秀珠 林轩东:《宅文化的影响及存在根源与对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8]梁敏:《青年“宅文化”现象解读与反思》,《中国报业》,2019年第4期。

[9]李冠楠:《计算机网络安全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10]叶凯:《御宅文化的经济空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1]左雨晴:《宅经济:疫情下的新零售风口》,《新产经》2020年第3期。

[12]程雨田:《从“宅生活”到“宅经济”》,《人民日报》,2020年3月24日。

[13]朱慧卿:《“宅经济”释放新活力》,《江西日报》,2020年3月26日。

  

刊于《文化中国》2021年第1期